您的位置: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动态

党建故事6:时刻准备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救援

本文来源: 党委办公室

  讲述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宣传部  张莉

  2015年4月,在尼泊尔国家政府医疗队的营地里,夜深人静,大部分人都已经进入梦乡。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EICU副护士长曾霞躺在帐篷里,听着手机里女儿弹钢琴的声音,白日的疲惫得以消解,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想起由于工作而疏于照看的女儿,她满是愧疚,“不过,我相信有一天她能够明白妈妈在做着怎样的工作。”

  在曾霞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红马甲”、“管家婆”、“女汉子”、“国家队队员”。面对这些略带调侃的赞誉之词,曾霞总是谦逊地说,她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普普通通的“急诊人”。19年的急诊生涯,把一个小姑娘磨练成了一个吃苦耐劳、雷厉风行、充满责任与担当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曾霞从未奢求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她却无时无刻不在迎接着说走就走的救援。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在上级领导安排下,迅速组建医疗队赶赴现场救援,曾霞也因此第一次踏上了现场救援的道路。“这次,我已经有点像‘管家婆’了”,曾霞说。由于这是救援队第一次赴高原营救,再加上14小时的长途跋涉,到达青海时队员们连搭帐篷的力气都没有了。曾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忙跑去向武警官兵求助,这才完成了建立战地医院的第一步。在整个救援过程中,队伍里各类物资在哪里、有多少,谁的身体状态如何,曾霞都如数家珍。她的敬业、热情、细心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这次现场救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如果说之前在国内的救援行动让曾霞成长为一名白衣战士;那么,尼泊尔之行,则让她真正成为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里的一名合格“管家”。

  由于尼泊尔之行是第一次出国救援,而且当地情况所知不详,接到任务后,曾霞感觉到压力巨大,她立即全身心投入到物资的准备中。这一次她主要负责医疗物资,包括一次性医疗耗材和手术室固定器械。经过详细周密的准备,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队员们需要,曾霞总能在第一时间将东西找到,保障了救援的及时顺利开展。

  在队员们看来,曾霞这个“管家”是个多面手,不仅需要管“家”,还需要管“人”。谁身体不舒服,谁有啥困难,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并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然而,曾霞对于自己的需求却绝口不提。刚刚驻扎尼泊尔重灾区杜立克时,由于搬运重物,曾霞腰部受伤,但她只是悄悄让骨科医生给她绑了一条腰带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在尼泊尔救援时,一名9岁的尼泊尔小男孩给曾霞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名小男孩在地震中头部严重受伤,每次换药时头部伤口都不可避免地被拉扯到,其疼痛可想而知。但是小男孩却非常勇敢,每次即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也绝不哭出声。每当这时,曾霞总会紧紧握着他的小手,轻声跟他说“加油”。由于疼痛难忍,小男孩会不自觉地抓住曾霞的手,因此每次换药结束,曾霞手上满是小男孩抓出的红印子,但她却从未放在心上。经过曾霞的精心照顾,小男孩恢复得很好。“看到孩子的笑容,我就放心了。”曾霞说。

  在尼泊尔,曾霞的细心、亲切让很多伤员感觉暖心,也因此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他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红马甲”。“能够让病人信任我们‘红马甲’,让他们看到‘红马甲’就觉得放心,这是一名医护人员的最高荣誉。”曾霞说。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