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驰援尼泊尔省医在行动 媒体报道

四川日报:使命与责任——奉献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的省医院人

发布时间:2015-05-20 00:00本文来源: 宣传部

省医院的医疗队员们接受当地政府颁发的奖牌
    “我们为有这样一支技术精、素质高的队伍而倍感骄傲”。5月9日下午,在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圆满完成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实施医疗救援凯旋回到成都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专员张国新这样评价道。
    4月26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的次日,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迅速在成都组建完成,这支由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建立的医疗队,第一时间驰援尼泊尔灾区,成为到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国际医疗队。在赴尼泊尔救援的13天里,医疗队救治伤员641人,完成手术280多台次,开展巡诊治疗2581人次,培训防疫人员400多人,取得伤员救治及时、零死亡的显著成绩,受到当地政府、国际社会和国际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医疗队副队长、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说,这是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首次出国进行医疗救援行动,队员们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经受住了考验,既为当地群众解除了伤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受命:
    24小时内飞赴尼泊尔驰援
    4月25日,一个原本平常的周末,被数千公里外的尼泊尔强烈地震打破。省卫生计生委立即主动向国家请缨,要求驰援灾区。26日上午11时,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迅速组建我国首支政府医疗队。
    此刻,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以建立在省人民医院的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为主的60人医疗队迅速建立,在这支由多个部门、单位组建的医疗队里,就有35人来自省人民医院。尽管是星期天,接到通知的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地迅速赶到集结地。他们中有的爱人刚刚分娩,有的父亲还在住院,有的爱人出差在外孩子没人管,但所有的人都没有退后半步。邓绍平说,我们的队员们几乎都是参加过数十次的卫生应急救援,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救援行动,除了人员调配集结外,各种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保障也决定着救援行动的成败。
    省医院后勤部门接到通知后,相关人员立即返回岗位,着手物资的准备。为争取最快时间,他们结合以往的抗震救灾经验,围绕医疗队远程救灾所需,在未拿到医疗队所需物资清单的情况下,立即着手清理已有的应急医疗队常备物资,并通知医院的应急物资供货商紧急准备食品、行军床、帐篷、一次性手术衣等物品,展开了医疗队的物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医院医学装备部、药学部也于紧急筹备会议后准备了包含DR、麻醉机等医疗设备、器械、耗材和药品等物资,在短短8个小时里,省医院就紧急完成了100余种药品、32台设备、81类耗材,价值480余万元的12.3吨物资准备。
    26日深夜11点半,队伍集结完毕赶赴机场待命。27日5时40分,搭乘医疗队和应急物资装备的专机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飞越珠穆朗玛峰,于尼泊尔当地时间早上6时许,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机场。不到24小时,医疗队便从积极准备到抵达尼泊尔开展医疗救援,医疗队展现出了让人们惊讶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奋战:
    山坡上建起三层帐篷医院
    到达尼泊尔后,队员们换乘大卡车、在经受地震损害的公路上颠簸辗转,于17时医疗队抵达了救援目的地和伤员集中救治地——杜力克。“由于灾难来得突然,加上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们到达杜力克时,看到还有很多的伤员在等待着治疗,心里真着急。”医疗队队员、省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曹霞说。医疗队抵达的时间,正是救援黄金时间,医疗队当即决定边搭建帐篷医院边救治伤员。派出队员到附近当地医疗点协助救治伤员,部分队员在驻地开设临时医疗点救治伤员,在短短几个小时,就救治伤员83人。
    杜力克地区是山地,没有很开阔的地方,要搭建起帐篷医院,困难很大。自从2010年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在省医院建立后,每年两次以上的高原、山地野战训练是必修课,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此时起到了作用。在认真观察地形和分析医疗条件后,决定将帐篷医院依坡建起三个平台,第一级为门诊区,第二级是治疗区,最后一级的是住院和保障区。后来,队员们都戏称为一楼、二楼、三楼。临近天黑,先期完成的7顶帐篷在营地矗立起来,优先用作门诊室、手术室、检查室、药房等。队员们将最好的帐篷提供给地震伤员,自己则住在小小的单人帐篷内。
    4月29日10时12分,在搭建好的帐篷手术室里,省医院胸科专家王雪海主刀成功完成了医疗队在灾区的首例手术——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受伤的是61岁的尼泊尔老人尼斯洛,地震时他被砸受伤,肋骨断裂刺穿了肺部,形成血气胸。被送到驻地时,老人感觉胸痛、气紧,不能平卧。医疗队医生立即对其进行X光检查后发现胸腔有大量液体,如不立即手术将会有生命危险。队员们立即在面积为12平方米的帐篷手术室里,紧急准备手术器材,10时30分左右,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引流出受伤老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老人重获新生。
    尼泊尔地震灾区的条件比较艰苦,睡在帐篷里,被子常常被大雨打湿,由于工作量大,一般只能睡上5个小时,为了给手机充电,大家需要排长队,有些队员还感染了湿疹,睡到半夜被痒醒的事也时常发生。不过,这些困难对大家来说,都没有什么,医疗队员、省医院药剂科的熊军这样说道。
    奉献:
    “三朵金花”与“三剑客”
    在尼泊尔的医疗救援期间,每一位队员背后都有难忘的经历,“三朵金花”与“三剑客”的故事更让人难忘。
    为了便于联系,医疗队的每名队员都配备了对讲机。要说对讲机里被呼叫次数最多的,非省人民医院急诊ICU护士长曾霞莫属,她是医疗队中唯一参加过汶川、玉树、芦山和尼泊尔4次大地震救援的队员。在医疗队里,她不仅仅是一名护士,还是队里的“管家婆”,从医疗物资到生活用品,事无巨细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刚到杜力克,由于搬运重物,她的腰部受伤,但她没有吭声,悄悄让骨科医生给她绑了一条腰带又继续投入战斗。朱小凤,医疗队里唯一的妇产科医生,第一次随队出征的她总是挂着甜甜的笑,感染着身体和心灵均遭受创伤的尼泊尔地震伤员,被他们称为“阳光天使”。18岁的尼泊尔准妈妈珊莉刚到帐篷医院时,由于担心肚子里的宝宝出事,总是愁眉紧锁。在志愿者翻译的帮助下,朱小凤常常去安慰她,鼓励她,告诉她宝宝很安全,并为她讲解孕期知识。在她的关爱下,珊莉的情绪渐渐稳定,看见中国医生就会露出灿烂的笑。
    由于肤色关系,尼泊尔地震伤员的血管很不好找。但就是再难穿刺的血管,都难不住省人民医院急诊护士马黎,她次次都是“一针见血”。尼泊尔的医疗同行对她都竖起大拇指,还给她取了个尼泊尔名字叫Gita,意思是勇敢,马黎对自己的尼泊尔名字很满意。
    省医院急救中心陈锋陈锦锋和曾杰被队员们戏称为“三剑客”。
    在医疗队驻扎尼泊尔杜力克营地的第4天,医疗组迎来在尼泊尔接诊伤员中最大的一例清创手术。伤员是一名60多岁的老人,地震中垮塌的房屋砸伤了他的右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便请求转往医疗队收治,而接诊的就是一直忙碌在帐篷医院手术间的他们3人。
    曾杰介绍,当他们解开包扎在老人整条腿上的纱布时,传出阵阵恶臭,而且膝关节伤口处出现了明显的肿胀。当时,尼泊尔白天的气温都在30℃以上,病人的伤口已经出现感染,流出大量的液体,如果不及时进行清创,感染部分将进一步蔓延,很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为了避免对病人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他们建议立即进行手术,由于伤口深度尚无法确定,手术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考验。在先后对老人的右腿进行了消毒处理,对膝关节进行了局部麻醉后,主刀医师陈锋用他手中锋利的柳叶刀切开了伤口,随即陈锦锋用手指试探了伤口的深度,并告诉曾杰,“伤口已经深至骨头”,且有大量脓液,建议用空针吸出,交与检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测。此刻,手术并没有结束,3名医师还在焦急等待检验结果。化验的目的是检测伤口分泌物当中是否有破伤风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的坏疽,因为这两种细菌在伤口缝合的厌氧条件下会对肢体造成毁灭性伤害。半个小时候后,得知检验结果,可以排除感染两种细菌的可能。3名医疗队员立即将伤口缝合。伤员保全了肢体,而“三剑客”的汗水已打湿了全身。
    关怀:
    让医疗队员安心工作
    “为让医疗队队员们在尼泊尔灾区安心进行救援工作,在后方的医院以最大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吴琦说。
    就在队员集结赶赴尼泊尔灾区时,省医院便要求凡有队员参加救援行动的科室党总支,要详尽地掌握队员家里的联系方式,并把队员家里的情况和困难了解得清清楚楚。为让家属们及时了解前方的情况,医院还专门为家属们建立起了一个微信群。在这个群里,医院及时通报尼前方队员们的各种信息,家属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通过这个群来反映,医院立即解决。“五一”节,队员们仍然坚守在尼泊尔灾区,医院便组织人员逐一到医疗队队员家里走访,为队员的家人送去关爱,让远在尼泊尔的队员倍感亲切和温暖。在尼泊尔期间,队员陈康的父亲因病住院,需要手术。医院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周密地安排好了他父亲的手术和护理,还派出专人陪伴,让老人感到如同儿子在身边一样。“医院今天又慰问了队员们的家属,还准备运送一批食品过来,这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医院的关心,也让队员能在尼泊尔更加安心的工作了。”医疗队队员、省医院药剂科的熊军在自己的救援日记中这样写道。
    石小宏 杨建英/文钱治嘉/图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四川日报:使命与责任——奉献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的省医院人
网站纠错